2、评价方式与评分标准
3、评分标准
汽车感知质量评价的评分标准一般采用10分制,如下表所示。参评人员需认真熟悉被评价汽车的性能及结构,通过多次反复操作被评价汽车后,按照评分标准对评价内容进行打分。
4、静态评价
静态评价是指评价人员在汽车静止状态下,对汽车的外观、居住性、乘降性、使用操作性及视野进行评价。
g、车身外观间隙大小、均匀性及平面度是否协调。
4.2 汽车侧面

a、评价汽车整体造型是否流畅;
b、车门、立柱及翼子板等是否协调;
c、门槛的稳定感、匹配及造型如何;
d、是否安装装饰条,装饰条外观效果和品质感如何;
e、车身侧面间隙大小、均匀性及平面度是否协调;
f、汽车的接近角、离去角及通过角是否协调;
g、车轮整体的印象是否豪华并具有品质感。
4.3 汽车后方
a、评价汽车保险杠整体印象是否美观;
b、汽车保险杠和周围零件的关系是否协调;
c、尾灯是否华丽、美观及协调;
d、雾灯、反光件等是否存在,个数多少;
e、行李箱与后车窗表面是否整洁、协调并具有品质感;
f、装饰物及标识视觉效果是否美观;
g、后车身外观间隙和均匀性如何,平面度是否协调。
4.4 居住性
居住性是指评价人员分别坐在驾、乘座椅上所感受到的座椅舒适性,居住空间的开放感、压迫感及宽松感等。其主要评价点有:
A、评价座椅H点高度、座椅靠背角、座椅滑动量、座椅调节高度、坐垫与靠背的大小、坐垫面的倾斜、座椅面料的触感、坐垫弹性和弹跳感、支撑性与包裹性、座椅靠背调节范围、头枕前后位置与高度、头枕大小和硬度及其调节范围是否合适;
B、评价汽车头顶空间、膝盖前后空间、膝盖左右空间、腿部空间、脚部空间及地板平整度是否合适;
C、评价前顶盖横梁前后位置、前顶盖横梁高度及仪表板高度是否对驾乘人员造成开放感或压迫感;
D、评价A柱倾斜和仪表板后端位置是否对驾乘人员造成接近感;
E、评价就座位置、窗台线高度、车门肘靠及中央扶手位置是否宽松。
4.5 乘降性
乘降性是指评价人员分别在驾、乘位置进行上下车动作过程中,驾乘人员上下车的通过性和上下车时的危害感。其主要评价点有:
4.6 使用操作性
A、方向盘

a、评价变速杆位置、高度及是否易接近;
b、空挡或在挡时是否影响其它部件操作;
c、形状、大小及操作力与操作行程是否合适;
d、换挡操作时与其它总成是否干涉。
F、座椅
a、评价座椅前后调节轻便性;
b、前后调节拉杆与小腿是否干涉;
c、高低与靠背角度调节操作空间;
d、高低与靠背角度调节的识别性;
e、前后及上下调节的范围是否足够。
a、评价危急报警开关位置、操作空间、视认性、形状及大小是否合适;
b、颜色是否醒目;
c、紧急操作时是否干涉。
a、手指的操作范围、形状、操作力、适度感及玻璃的升降速度是否合适;
b、玻璃升降是否具备紧急停止性。
a、评价点烟器操作时与周边部件是否干涉;
b、烟灰缸位置、视认性、手到烟灰缸的操作范围及操作力是否合适;
c、使用时是否与其它操作系统干涉。
a、评价天窗开启关闭操作是否简明易懂;
b、开度控制是否便捷;
c、有无防虫及降低风噪设计;
d、开关过程是否存在摩擦噪声。
MakeReal3D EzStyle定位于“快捷的交互式数字样机协同评审工具”,在实现基本产品造型体验及评审的基础上,提供强大的VR交互和协同功能,便于用户快捷的完成汽车感知质量静态评价。其具备平台化、体验化和工程化的产品特点,能够帮助客户构建工业虚拟现实仿真应用基础环境,创新工业产品体验及验证方式,让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感知质量评估这个应用场景中生根落地。除此之外,北京朗迪锋科技有限公司强大的软件开发团队还可根据行业特点和客户需求定制开发相应的汽车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真正使评估准则与仿真工具结合,让感知质量评估工作并行化、流程化、标准化。从而帮助汽车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研发效率和降低研制成本。

A. 交互式产品造型设计
-
照片级实时渲染 -
高级材质与灯光系统 -
全功能数字样机展示与体验 -
早期及时的功能设计需求验收减少设计变更 -
通过客户参与提高忠诚度

-
快速设计确认
-
丰富的数字样机评审工具
-
设计方案选择和优化 -
和供应商的协作持续、简单 -
“在线导入”多种三维CAD数据 -
大模型高性能可视化 -
减少变更管理的成本

C. 人机工程仿真
-
专业人机工程分析工具 -
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 -
尽早发现人机工效方面的设计缺陷 -
动作捕捉设备实时驱动虚拟人体
-
实时人机工效体验与分析

-
第一人称视角实时显示 -
协同操作配合 -
异地多人协同评审 -
多人交互数据统一记录 -
异构显示系统(CADWall与VR头盔)实时协同
专注于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营销、使用、维护等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应用与开发,从而帮助工业客户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体验。
